河南导游词

时间:2025-10-17 20:05:18
河南导游词15篇

河南导游词15篇

作为一名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河南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南导游词1

芒砀山地质公园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和条河乡境内,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整个地质公园分为芒砀山和鱼山两个园区,保安山、芒砀山、夫子山、僖山和鱼山五个景区,目前建成开放区域位于保安山景区,主要景点有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地质文化广场、寒武湖、寒武文化长廊、寒武生态园、十二生肖园及生态园林绿化等。园区内各类地质地貌遗迹十分典型,为豫东独有,河南少见。永城市芒砀山地质公园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芒砀群山的生态环境,保护了珍贵的地质遗迹,将成为豫东地区重要的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记,位于芒砀山主峰南麓。始建于汉文帝时期,多次重建,现存为复制明朝石碑,碑高2.39米,碑额书“日月”和“汉高斩蛇之处”几个大字。碑座是一巨大的赑屃。夜间光照石碑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 。

梁孝王王后陵位于芒砀山之保安山北峰,坐西面东,南距梁孝王陵约200米,有两个墓道,长约80米,南北宽5.5米;34个侧室及回廊,墓室内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规模之宏伟,形制之复杂,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1991年梁孝王王后陵被评为“ 1991年十大考古发现”。

梁共王陵即梁共王刘买墓,刘买墓位于芒砀山群东处僖山,东偏北与梁孝王陵相距约2.2公里。发掘过程中在墓道和地宫中出土了大量的车马器、陶俑、兵器以及重约5.5吨,225万枚铜钱、座便厕所、“东方维纳斯”之称的侍女俑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在地宫前厅遗存了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代表西汉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梁共王陵是芒砀山汉代梁国王陵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河南导游词2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段诗歌讲的是罗敷有多美,双龙湾就是这样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稀世美女,它就是我们秦岭中的罗敷。罗敷有美丽的外表和高尚的品格,双龙湾也有她“十六大美丽的自然、人文秘景”等着你来发现,他们就分布在六大游览区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趟发现之旅吧!

第一美:气质高贵的脊梁—秦岭山脉

进入景区,大家看到沿途的这些山了吗,别看他们不是很高大,但是他们却很伟大,因为他们的名字叫秦岭,

秦岭是中华龙脉,双龙湾也是龙脉一族。

秦岭横亘在中国的中部,呈东西走向,全长1600公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秦岭西起甘肃,向东经甘肃天水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境内形成了八百里秦川,到河南后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巧合的是伏牛山也是八百里。

在中国版图正中央,秦岭是自西向东最高的一座山脉,也是惟一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这里交会、融合;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秦岭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中国大地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夹裹着这样一座奇特的山脉。更确切地说,是这座博大精深的山脉养育着这两条具有非凡意义的河流。

最近,陕西发生的真假华南虎照事件,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到了秦岭,秦岭到底现在还有没有华南虎,看来还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谜。

河南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们: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孟津县小浪底村,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大型省级生态旅游区。说起这个小小的村落,还和一个治水名人有关呢!相传4000多年前,这里还叫做“丹阳”,大禹治水经过此处,同丹阳村村民一同舍小家为大家,终于平息水患,为纪念他们,就把丹阳村改成小浪底啦。

黄河小浪底景区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4个片区组成,是大黄河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上,地跨黄河南北两岸,集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治黄文化,兴利除害、福泽人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缩影。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但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每年冲出的泥沙量很大,若堆成1米高1米宽就可以绕地球3周,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黄河自有史记载以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定要不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真正开辟了黄河安澜、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纪元。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放荡不羁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小浪底大坝不仅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战性的杰作,也是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地下发电厂房,平均年发电量51亿千瓦时,高281米,长1667米的黏土斜心墙堆石坝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巍峨的进水塔,壮观的出水口,在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纵横交错的108条洞群等,小浪底大坝工程创造了水利工程史上5项全国第一,5项世界第一。同时,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了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总容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旅游者观赏黄河沧桑巨变的一大景观。

大家可不要觉得这些工作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的哦!其实在建造大坝的时候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都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一克服了。在土石大坝下还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一道混凝土防渗墙,最深达80多米,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坝中还埋设几百种仪器,像眼睛一样随时检测着大坝的安全情况。整体设计施工又破解了10项世界难题,创造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朋友们,小浪底的建成不仅有效地治理了黄河,还造就了许 ……此处隐藏12551个字……,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

好了,各位游客,关于殷墟的讲解到此结束,现在我们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请大家注意安全,我再次提醒大家注意集合时间和地点,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

河南导游词13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繁多,居五岳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

“日出蒿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有着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体由太室山、少室山东西两座大山组成。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佛教传入嵩山登封是在东汉永平年(公元71年)。此年,明帝刘庄传旨在嵩山南麓的玉柱峰下建造法王寺,安顿西天竺高僧摩腾、竺法兰在此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法王寺因此被定谓中国佛寺之始,世称“中国第一菩提道场”。“阳城侯”(嵩山地区行政官员)刘峻,经明帝允许出家到该寺修行,刘峻被定谓中国第一位出嫁的佛教信徒,也是我国有僧之始。

有哪个地方能在禅宗上有如此众多的汇集,只有嵩山!!看一看幽静神秘的佛门胜地,感受那里的清净脱俗,也许会成为每个喜欢旅游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河南导游词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

我是神农山景区的导游员,我叫小李。愿我今天的导游服务能使您游得尽兴,玩得开心。您有什么需要帮助,我会尽力为您提供方便。首先,我先介绍一下神农山景区的概况。

神农山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部23公里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我们沁阳了,沁阳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是六个诸侯国的国都所在地,也是百家姓中“于姓”和“卫姓”的发源地;唐代诗人李商隐、元代科学家许衡、明代科学和艺术巨星朱载堉、清代民族英雄曹瑾、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等六十多位历史名人都诞生或成长在这里。历史上,沁阳曾是豫西北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比较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沁阳凭借地位、资源、人文优势,一跃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县)市之一。沁阳的旅游景点是非常多的,有神农山、丹河峡谷、二仙庙、黄花岭四大景区和朱载堉纪念馆、博物馆、曹公园等古迹名胜景点处。大家有机会的话也可以游览一下沁阳的其它景点。

言归正传,我们神农山景区位于太行山南麓,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包括云阳河、紫金山、白松岭、临川山、仙神河、悬谷山、沐涧山、黑龙潭等8大景区136个景点。经考证,这里是炎帝神农尝百草、辨五谷、登坛祭天的场所。因而得名神农山。这里是一处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的典型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这里山水采日、月、云、霞之灵气,汇峰、谷、洞、石之精华,集松、花、鸟、兽之珍异,是太行山脉的一处胜景;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仰视为峰,俯视为岭,平视为墙”的峰墙地貌和三面绝壁、一面开放的瓮谷地貌以及峰岭相间、蜿蜒曲折的鱼脊岭地貌(城墙),还有悬沟、平底谷、障谷、隘谷地貌等壮丽景观,让您仿佛置身仙山妙境之中。这里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历代帝王如汉光帝、唐太宗、宋徽宗、元仁宗、清乾隆等以及李白、李商隐、韩愈、王铎等文人墨客和文僧名道,拳豪义侠常在此祭祀览胜,幸游抒怀,传教修身,留下大量名胜古迹,诗文轶事。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云阳寨、体现佛道共存的云阳寺和清静宫、建在绝顶之上比泰山南天门早154年的古建筑三大天门和尊尊有佛名的千佛洞等等,再加之动人的神话传说,更是赋予了这方山水以独特的灵性和丰厚的文化。各位游客,这就是我们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大致概况。

河南导游词15

太行大峡谷位于林滤山中,说起来古名隆滤山。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殇帝刘隆名讳而改名林滤山,主体就是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的林州市境内的南太行山,整个山体南北长74公里,东西宽29公里,总面积1760平方公里。

林滤山奇峰林立,山势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悬,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条,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现存古长城遗址1处,古塔9座,洞窟5处,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l处。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构成了一幅幅变幻无穷的山水风景名胜图。

太行大峡谷是林滤山的一颗明珠,是旅游观光的胜地。它群山环绕,山峦重叠,青山流水,森林葱郁。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太行之魂王相岩,三九冰雪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挂的太极冰山,还有红旗渠的第二母亲--太行平湖、亚洲最好的国际滑翔基地等

朋友,在我们的正前方山头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壑口,这便是闻名退还的鲁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岩乡和山西平顺县的惟一通道。这里地势险要,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200余米高的绝壁耸立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岩乡的老百姓要想到县城,只能肩挑手提爬过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艰难。关于鲁班堑有这样一个传说:著名工匠师傅鲁班到林滤山伐木,看到山高难越,行走艰难,想劈开大山,便抡起手中神斧,结果只在山顶上砍了一个堑口。在望口东侧的山堑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显痕迹,据说是鲁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从这个景点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鲁班喝过的仙水。过路人喝了此水,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经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因为山高且离我们太远,因此我们只能饱炮眼福,望山兴叹了。

冲上这最后的陡坡大家看我们的左手窗外红旗渠已经今在眼前。

《河南导游词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