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10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1一、总体思路
cc全面落实农业部、省市有关厅局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突出抓两个“一批”:即查处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件,集中力量打击违法添加和假冒伪劣问题;树立一批典型示范样板,以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强化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安全预警监测、标准化推广、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主要目标
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二是实施xx市级农业标准示化示范项目5个,编制市级各类农产品标准生产模式图4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56%以上。
三是确保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1.0万亩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狠抓责任落实,理顺工作机制
1.强化监管责任。制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责任考核,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岗双责、全员监管”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良好工作机制。
2.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主体责任,建立不使用禁用药物的承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率、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二)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1.突出整治重点。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种植业重点查处蔬菜、水果、食用菌、杭白菊使用国家禁用或限用的高毒农药和滥用农药现象,以及保鲜剂、防腐剂等不规范使用行为。畜牧业继续开展“瘦肉精”整治和滥用抗生素专项整治。渔业重点抓好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使用行为的打击。农资打假要突出春耕、“双夏”、秋冬种时期,重点是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2.狠抓隐患排查。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全面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对带有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及“潜规则”问题绝不能放过。组织力量,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3.加大案件查处。对于整治中发现的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假劣农资等违法案件,要会同公安等部门予以严肃查处,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要加大案件曝光力度,震慑犯罪分子,营造打假维权、治劣除恶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开展安全预警监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1.强化监测机构建设。xx年完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竣工验收,初步形成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鼓励重点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
2.加大监测力度。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规范,市级以监督抽检为主,镇街道以快速定性检测为主。各地、各职能部门要按照《xx年xx市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桐农〔xx〕2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监测计划,提高监测覆盖面和监测频次,争取省、市、县三级抽检对法定生产主体实现全覆盖。
3.加强风险预警。深入分析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专项抽检、动态监测等结果信息,综合研判各环节风险隐患,提出管控措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4.实行检打联动。对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实行追溯溯源和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发挥检测的震慑和倒逼作用。
(四)重视农业标准化推广,推行全程质量管控
1.加强地方农业标准制修订。按照“清理一批、修订一批、制订一批”的要求,对现有的地方农业标准进行梳理和清理,对无应用价值的老标准予以淘汰,对不适应现实要求的加快修订,空缺的标准要加快制定。根据xx特色农产品,制修订农业标准2-3个。
2.强化标准示范推广。以农业主导产业、精品农业为重点,以两区建设为平台,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引导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实施xx市级农业标准示化示范项目5个,编制市级各类农产品标准生产模式图4个,农业标准化实施面达到56%以上。积极推进省级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xx年度力争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乡镇1个。
3.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按照“产地安全化、生产程式化、产品标识化”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因地制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今年,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以上,绿色食品2个以上,无公害产地面积1.0万亩以上。
4.继续推进产地准出管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五有一追溯”准出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利用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生产主体全程质量管控。
(五)加强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1.提升监管能力。加强业务指导,落实监管服务职能,明确岗位职责,改善工作条件,促进各项监管工作有序开展。组织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的法律法规与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2.强化应急处置。要主动做好各种事件的应急应对工作,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一旦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事发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把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加强信息通报。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难点、典型做法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农产品质监科。进一步健全信息通报机制,对涉及其他监管部门的,要按规范程序通报。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重点依托电台、报纸、东方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和科技下乡进户、座谈会、培训等途径,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继续开展“普及质量安全常识、强化生产主体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对生产主体告知一次、培训一次、承诺一次作为一项监管制度,常抓不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和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220xx年我科根据卫生部“创优质护理服务 ……此处隐藏12211个字……法律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加强对护士及实习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三、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护理部下发的各种规章制度,科内进一步完善制度、职责,工作标准,使各班各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认真组织学习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制度等,并严格执行。做好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百日竞赛”工作总结,进一步提高我科护理工作质量。
四、发挥质控小组的督促检查作用。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病案管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教学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对本月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五、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弹性排班,新老结合,相互协作。注意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六、监控重点环节。加强对基本功不扎实、综合素质差、服务意识不强的护士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强晚夜班、中班、节假日工作的督查,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注重细节,消除隐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率,避免医疗纠纷。1-2月我科有3个护理人员同时休产假,护理人力紧张,及时申报护理部予以支援。针对我科晚夜班查房较富哦的现象,加强晚夜工作资历督查。
七、强化护士服务理念。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让病人对我们微笑,我们做到微笑服务”的服务理念。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处理医患关系中遵循“有错在我”的原则,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做好实习带教工作,实行教学互评,指导护生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工作。
八、创造严宽结合的工作氛围。工作上必须“严”字当头,去掉“怕”字,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生活中尽全力为护士排忧解难,了解她们的需要,使她们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温暖。工作之余,组织科室活动,缓解工作压力,融洽同事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
九、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及进度表、三级医院评审细化标准,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强调人文护理服务,实行责任护士包干病人,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科室对住院病人每月一次满意度调查、工休座谈会,每月对各病区进行病员满意度调查。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努力提高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
十、科内考试考核滚管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每月一次理论考试、至少一次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平时不定期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提问,每周一抽查急救药品及设备准备情况、每周二抽查护理文书记录情况、每周三抽查无菌物品完好情况、对存在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在护士会上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十一、规范各种资料的记录、整理归档、考核、总结、反馈与提高。
十二、每月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调查、消毒灭菌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等进行考核。
十三、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名单:
基础护理组:组长周元彩
健康教育组:组长彭欢
病区管理组:组长李婧
护理安全组:组长周舒
消毒隔离组:陈艳芳。
十四、应达到的护理质量统计指标:
1.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率100%
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消毒灭菌管理合格率100%
4.“三基”考核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60分)
5.基础护理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90分)
6.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90分)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为90分)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为85分)
9.健康教育覆盖面100%
1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难免压疮及院外带入压疮除外)
11.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10为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计划。
一、监测目的: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使我区农产品生产监测目的者和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得到保障。全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8%。
二、监测方式: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采取定期例行监测、监督抽查监测方式和风险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在例行监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农产品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跟踪监测。凡是监测点拒绝抽检的视为不合格。
三、例行监测
1、监测对象:蔬菜。
2、监测地点:全区按设立6个蔬菜生产基地、1个农产品市场、3个超市。
3、监测品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甘蓝、白菜、小白菜、青菜、芹菜、花椰菜、菜豆、豇豆、菜心和空心菜等蔬菜。可根据季节适当调整监测蔬菜品种。监测品种兼顾绿叶菜类、白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4、抽样数量:自检例行监测共1500个样。
5、抽样时间:20xx年1月-20xx年12月。详见抽样计划表。
6、抽样方法:
检测前,严格按照抽样操作规程进行抽样。抽样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抽样单、抽样袋、标签等抽样用具,并保证这些用具整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抽样过程不应受雨水、灰尘等污染。
大棚蔬菜以每个大棚为一个抽样单元;露地菜每10亩为一个抽样单元,不足10亩的以每种植户的同一品种的蔬菜为一个抽样单元。在抽样单元内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蛇形法等方法随机采集样品,每个抽样单元内抽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抽样点1m2左右,随机抽取该范围内的蔬菜作为检测样品,每个样品抽取量不少于1.5kg,白菜、冬瓜、西瓜等大果形瓜菜不少于2个。
抽样人要与联络员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抽样完成后,要认真填写抽样单,由抽样人员和经手人共同签字确认。抽样人员要及时将样品送回检测室,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7、检测项目和判定依据: 用农药快速检测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情况,判定标准:NY/T448-20xx.抑制率≥70%时农药残留超标。此时样本要有2次以上重复检测,检测结果阳性应在 80%以上。
四、监督抽查:
1、节假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重点做好“五一”、“十一”、元旦与春节的抽检工作。
2、重大活动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具体时间和任务按上级要求。
3、跟踪监督抽查。 对例行监测结果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报送情况,做好落实整改措施。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