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25-08-11 12:09:12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1

一、阶段研究目标

1、实施多样性的绘画组织形式和手段,建构有效的绘画教学模式。

2、探索发展性、多元化、情境化的幼儿绘画教学评价体系。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提高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提升教师绘画教学有效性的指导策略,促进教师的美术教学研究能力。

二、阶段研究内容

1、定位不同年龄幼儿绘画教学的目标。

2、开发适合幼儿的绘画内容,丰富幼儿园绘画课程体系。

3、根据绘画作品表现内容,合理开发利用绘画环境和工具材料。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优势,建构有效的绘画教学指导策略。

5、借助课题研讨与实践,探索发展性、多元化、情境化的绘画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高教师的美术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究的时间、对象与方法

1、研究时间:20xx.9——20xx.8

2、研究对象:小(六)、中(三)、大(三)为实验班,研究对象为实验班幼儿、教师。

3、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为辅。

四、阶段研究策略

1、解读目标,筛选课程,丰富园本绘画课程体系。

2、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凸显表征形式的多样性。

3、在推进式教研中建构有效教学模式,多维并举促教师专业成长。

4、家园通力合作,有效优化校园环境。

五、阶段研究月份安排:

月份 主要工作

20xx年9、10月

(准备阶段)

1、确立研究课题,申报课题立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组,明确职责。

3、课题前测资料收集。

4、挖掘美术课题文化内涵,创设教学楼走廊美术环境。课题资料组成员多维查找课题相关资料,并进行汇总。

5撰写第一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20xx年11、12月

(第一阶段)

1、以实验班为基点,开展绘画教学有效性一课三研活动。

2、园本培训。

3、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新教师撰写美术教案。

4、区教研员对新教师进行常态课(美术教学活动)指导。

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

相关案例、论文、案例及经验总结收集。

20xx年3、4、5月

(第一阶段)

1、课题话题研讨。

2、园本培训。

3、年段开展美术区材料投放与指导策略适宜性推进式研讨。

4、家长学校。

20xx年6—8月

(第一阶段)

1、收集、整理第一阶段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撰写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小结。

2、汇编第一阶段课题相关论文、案例集。

3、编发科研小报。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2

一、课题名称:《幼儿运用色彩绘画初探》

二、问题的提出:

本班幼儿都是刚入园的新生,他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仅仅是表面的认识,许多幼儿连色彩的名称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好看。幼儿具有好奇的天性,他们对于不知道、不认识的事物都很感兴趣,小小的一盒油画棒里蕴藏了无穷的乐趣,吸引他们想要去认识、寻找与发现。幼儿园美术活动很大一部分都与如何运用色彩有关,而此时又是本班幼儿认识色彩的关键时刻,基础打好了他们今后将收益无穷。所以我们选择了幼儿喜欢的色彩,将《幼儿运用色彩绘画初探》列为本班的美术课题研究。

三、研究对象:小二班全体幼儿

四、研究时间:

五、研究方法:

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观察法、操作法、调查法、谈话法、文献法等方法为辅。

六、研究的目的:

(一)让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色彩,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对多种色彩感兴趣。

(二)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感知,诱发幼儿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开启智力,在获得美感和喜悦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想象—表现—创造”来开展活动,让幼儿观察、游戏、创作等具体实践活动来进行,学习色彩的运用。

七、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学习有关美术教育方面的文章,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幼儿为主体,贴近幼儿实际,注重活动的操作性和启发性,循序渐进、由潜入深,促进幼儿运用色彩能力的发展。

2、对小二班幼儿进行认识色彩、运用色彩水平的测试,为开展《幼儿运用色彩绘画初探》课题做准备。

3、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收集有关作品,组织幼儿共同欣赏,以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2、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运用色彩绘画的教学,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

3、收集相关材料,阶段小结。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调整策略,选择适合小班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提高幼儿运用色彩绘画的水平。

2、启发引导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选择各种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开运用色彩绘画教学,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大胆的创造,增强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3、对幼儿进行后测,并收集相关材料。

(三)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做好总结工作,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总结。

2、收集幼儿的作品,布置作品展。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3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名称:《幼儿生源问题初探》

二、问题的提出:本园位置处于孟家沟村,前身为孟家沟小学,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幼儿园的性质为公立幼儿园,无论在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和教学物资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幼儿园的生源现状却不甚如人意,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去了相对较远的孟家沟仁和小区里面的私立幼儿园。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幼儿教育,这对我们幼儿园的发展是个很好的机遇,但生源是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根本,在有利的环境下,如何扩大幼儿园的生源,更好 ……此处隐藏19408个字……研究课的形式进行课题汇报交流,相互调整游戏策略

总结整理阶段:(20xx、7月———20xx、9月)

(1)召开课题成果经验交流会。

(2)整理、分析有关课题资料,汇总各班研究成果。(包括案例、照片、观察记录、经验论文等)

(3)课题组撰写研究工作报告。

4、课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师相关论文

四、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1、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分析

幼儿园一日活动均为课程,前期我们对主题教育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已做了深入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对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活动内容选择、教师的策略指导等有了非常细化的研究思考,课题成果《纲要背景下教师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研究》曾获区科研成果二等奖。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旨在继续深入拓展研究内容,对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作系统的研究。

2、研究人员的条件分析

本人自XX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本科学历,区二层次骨干教师,XX年至今一直承担分管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带领指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协助园长共同承担负责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基于本土资源开发,幼儿园主题式亲子活动的实践研究》并获杭州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承担负责的课题《幼儿园环境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获瑞安市科研成果二等奖,《主题教育背景下教师有效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研究》获区科研成果二等奖,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其他成员均为区第三层次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她们都属幼教高级教师,本科学历,平时团结好学、开拓、创新,有较强课题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五、参考文献

1、《幼儿游戏理论》华爱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10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4月

3、《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范惠静人民军医出版社20xx、9

4、《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10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10

一、课题研究论证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幼儿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促进我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创设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学区、自然角,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兴趣,发展自由探索和好问的态度。

3、树立新的教育资源观,提高本园教师在利用社区资方面的理论水平、指导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内容

1.进行社区资源调查,挖掘适合幼儿探索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探讨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课程内容,培养幼儿科学素质;

3、探讨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创设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学区、自然角,形成园本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提出:以社会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学校的范围广大无边。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而在我们农村,其自然资源更是丰富多彩,一年四季的各种瓜果蔬菜、山上树木、沙石形态、等不同质地的自然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正是我们开展科学活动的材料和内容。

《纲要》精神:《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有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应该成为这些自然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由此我们确定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探究》的课题研究。

(四)课题实践的意义

1、我园地处资源丰富的农村,有许多先天的自然资源可供教师选择。附近有灵源山和五里工业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了真实的、自然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这些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幼儿进入现场和情境,让幼儿成为现实情境中的一员,获得亲手实验操作、身临其境感受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真实的、自然的、丰富的探索空间。我们地处农村,

2、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我们从有效利用社区环境、充分挖掘家庭环境双方面入手,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营造幼儿动手探索的科学环境氛围,吸引幼儿主动动手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爱乡的情感,根据以上思路,拟开展本课题研究。

二、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

(一)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xx/4-20xx/6)课题核心成员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案,查阅相关文献,制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xx/9-20xx/6)1、全面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2、对课题研究做阶段性的评价,不断调整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第三阶段(20xx/7)收集整理汇编第一期研究材料。

第四阶段(20xx/9-20xx/9)汇编课题组研究文集,撰写论文,书写结题报告,交流研究成果。

(二)保障措施

1、人力资源保障

(1)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依托,还特别聘请教科研专家许琼华副教授做课题研究的顾问和理论指导,全程指导课题研究。

(2)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班子,课题组分总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总负责人对课题整个实验过程全权负责,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每个过程都能有效实施。教研组负责对各实验班进行跟踪指导,保证每个实验班能有效实施。教研组还要负责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的搜集、整理,负责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撰写与各实验园的经验总结,负责阶段性研究的总结与调整并及时反馈实验意见。

2、制度健全的保障

(1)确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层保证项目的实施。确保有分工、有监督、有落实、有提高。

(2)实施园本教研管理制度。重点抓计划的落实,有记录、有考核要求、有工作总结。

(3)实施教师学习与交流制度。采取请专家专题讲座、看专家讲座实录,课题组长做课题理论培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做业务培训等,积极开展专题经验交流会、案例反思分析及同读一本书活动。

(4)实施园本教研制度。在园本教研的开展中,制定出各类试行评价标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落实到教研工作中。

3、经费投入保障

我园将全力支持课题的研究,专门提供研究经费约4万元左右,用于专家指导、购买资料、资料整理、研究交流、交通差旅等。

三、最终研究成果

1、通过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创设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学区、自然角,幼儿能对科学活动探究感兴趣,养成了自由探索和好问的态度。

2、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科学活动课程

3、本园教师在利用社区资方面的理论水平、指导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幼儿园课题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