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时间:2025-11-16 10:10:24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合集15篇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合集15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爸爸不能时刻在你身边保护你,我只能教会你如何战斗,你要学会自己克服恐惧。”这是《摔跤吧,爸爸》里面的父亲辛格对他女儿说的话,但我相信,每个父亲都是这样来教育自己的儿女。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辛格是印度国家摔跤的冠军,却因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自己地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捉弄让他生下了四个女儿,再一次女儿打伤了几个男孩后,他开始训练女儿摔跤,努力使她们变成世界级冠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两个大女儿进入了英联邦赛,并获得了冠军,完成了辛格十多年来沉淀在心中的梦想。

在影片的开头,很多同学认为父亲辛格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了两个女儿上,让本应操劳家务活的女孩去摔跤实在是太可笑了,但随着一位大姐姐的话,她们包括我都解开了心结,“你们的父亲虽然严厉,但他却关心着你们的未来,不像我只能过着普通女人的一生,而你们却多了许多的机会。”我突然发现,我们都误解了严厉的父爱,只看见了他坚强的外表,却忽略了他细腻脆弱的一面。

父亲辛格每天早上5点就会督促两个孩子进行训练,不能有一刻松懈。但到了晚上,当两个孩子都已睡熟时,他迈着笨重而小心的步伐来到孩子床边,用粗糙的手揉按她们酸疼的腿。这时温暖的父爱在我们眼前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场面将我拽入了深深的回忆。记得那个夏天,父亲教我学骑车,父亲在后面扶着车位,我在前面骑。突然父亲一松手,我向一边倒去,手臂的血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我以为父亲会来同情我,但他并没有,过了几分钟后,他才伸出了“和平”的大手掌。回家后,发亲帮我处理伤口,这时他变得那么温柔、仔细。“老爸不能总是扶着你,你要自己学会独立,在摔跤中摸索着成长。”在抹药时,爸爸对我说了这番话。它激起了我的斗志,我又开始了学车,父亲还是不断松手,但他却在后面不断提醒我:“掌握平衡!控制重心!摔跤时脚蹬地!”在父亲严厉与爱的交织下,我慢慢的成长了。

电影中的女孩不也和我一样吗?在父亲严厉的指导和悉心的照顾下不断成长,并最终成了冠军。其实我们从出生开始都沐浴着父母的爱成长,但母爱是细腻温柔的,而父爱是严厉苛刻的,它没有母爱的仁慈,但使我们变得勇敢;它没有母爱的唠叨,但却使我们独立;它没有母爱温柔似水,但却使我们坚强。

影片中的父亲辛格用他毕生的心血为孩子勾勒了一幅理想蓝图,并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成长道路中,他遭受了那么多冷嘲热讽,但他仍然坚持下来,并证明了自己当初正确的选择。每个父亲其实都是这样的,因为他们的冷漠,使他们成为经常被家人遗忘的一类人。但是他应该是我们最要关心的一类人,因为我们在他的臂膀下茁壮成长,但他却慢慢老去,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在父爱中成长。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

最近爆火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凭仗其超高口碑,成为印度影史的票房冠军。

电影简介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阿米尔汗AamirKhan饰)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赢得世界级金牌。结果生了四个女儿本以为梦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却意外发现女儿身上的惊人天赋,看到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洗衣做饭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剪掉了长发,让她们练习摔跤,并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最终赢来了成为榜样激励千千万万女性的机会......

简述观感

父亲的信仰

“从出生到死亡,你的人生就是场摔角赛。”

影片中,阿米尔.汗饰演的辛格是一位一直都有着“为印度赢得一枚世界级金牌”梦想的摔跤手,迫于生活的无奈而放弃了摔跤,原本把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的他,不料被命运捉弄,却连续生了四个女儿。就在他将要放弃希望的时候,偶然发现吉塔和巴比塔有摔跤的天赋。于是,辛格逼迫姐妹俩练习摔跤,狠心地剥夺了女孩子应该有的童年。

为了让她们能够更好的训练,父亲不顾她们的苦苦哀求,果断把她们的长发剪成了板寸。

辛格的这种做法像极了,中国传统思想里的“子承父业”!完全不理会孩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一生追逐梦想而不得的希望,全然强加于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这就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

后来,姐们俩费尽心思逃脱训练,偷偷去参加好友的婚礼。忍不住和好友新娘子倾述父亲的专横与训练的辛苦,开始一言不发的新娘,突然却哭着说羡慕她们能够拥有这样的好父亲。

“他为你们遮风挡雨,抵抗全世界,默默的忍耐你们闹脾气,为什么?为了让你们俩有将来…有本人的人生。”

而新娘的父亲从小就只让她做家务,等她满14岁就匆匆将她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而接下来她的命运就是,与炉灶和扫把相依为命......

女性地位

姐妹俩不是在追逐人生前途阶段被父亲逼着去摔跤的,而是在成为童养媳之前被父亲拯救了。

在现实生活中,印度农村的女性地位普遍都不高。在全村人都把女性当作传宗接代工具来看待的时候,辛格力排众议,甚至不惜为了她们与全世界对抗,将她们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别理睬别人闲言闲语,昔日随他们,让他们说吧,你的时机将会到来,再来证明本人。”

吉塔和巴比塔由开始与父亲的对抗转变为了衷心接受。与其说是为了父亲的冠军梦,不如说是为了改变女性注定的宿命。

印度的体育引发的问题

本部剧是真实事件的改编,通过印度的体育问题,反映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重男轻女、童婚问题、宗教问题、腐败问题等等。从水平不太高的教练,到大事小事一把抓的领导。这些问题不仅只在印度存在,在我们中国也同样存在。

发人深思.......

最后,分享卢梭的一句话:

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改变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电影情节中有个很好的设定在于,虎爸首先是看到了女儿们具有摔跤潜质,然后才开始引导训练,并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想当国际冠军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只不过,虎爸觉得既然开始训练了,那就一定要严格,做事就是这样嘛,不做则已,要做就要认真做。

父亲作为教练的时候是无情的: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让平时穿长袍的小姑娘穿上男孩子式的短裤;无视女儿们的苦苦哀求剪去她们的长发……

刚开始,女儿们受不了苦,也受不了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偷偷与父亲对抗。

她们并不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偷懒跑去 ……此处隐藏11438个字……练习册出来,一边写一边看动漫片。

“晓峰,这天在校园有什么收获?完成作业了吗?”爸爸笑呵呵地问。

“语文作业是一篇征文,我完成了。此刻正在写数学练习呢。”我兴高采烈地说,心里想着得到老爸的赞许。

爸爸拿过我刚才的“杰作”一看,眉毛就皱起来一怒“那怎样行,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吗?你不开展思维想一些新颖的,还有字体不够工整美观,上到初中语文卷面书写有6分,那你就吃亏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么亏?”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几年书写都工整美观,做什么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潜力作好才行。”老爸说,“还有做作业要认真而细心,不要赶着完成,或者一边写一边看电视,这样容易作错题。”

“为什么这样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边听歌一边写。”我和老爸对质起来。

老爸火冒三丈,关了电视机,藏起遥控,关掉了手机音乐。从这天开始,要进入复习状态了,不许看追星电视剧。

老爸又拿来征文“杰作”,在身旁辅导我,打开思路,重新写作。最后,在征文比赛揭晓时,我获得二等奖。我把奖状交给老爸,老爸抚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的骄傲!做什么事要有始有终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对女儿不严厉训练与心理辅导,女儿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会落在别人身上了。由此,我读懂了父爱,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4

“唉,又是个女孩,又是个女孩!”随着妻子无力的叹息,马哈维亚,曾经的印度全国摔跤冠军,悄悄地走进一间幽暗的小屋,默默地摘下一张张已泛黄的荣誉证书,一枚枚早已落满灰尘的奖牌。

这个十一金秋,我观看了一部来自印度的励志片《摔跤吧爸爸》。电影中父女及兄妹之间的亲情,女儿发奋夺魁的经历,父亲为女儿辛苦奔波的细节,都使我热泪盈眶,都使我感触至深,都使我浮想联翩。

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个偏远的乡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在那里很普遍,女子体育在那里很不受重视。因此电影中的“我”的叔叔马哈维亚一直渴望能有一个男孩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并在国际大赛中夺取冠军,为国争光。可是“婶婶”一连生了6个女儿都没生下一个儿子。马哈维亚不由得心灰意冷。但当他看到自己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他撂倒比他们强壮得多的男孩子们时,叔叔马哈维亚恍然大悟,决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世界冠军

虽然吉塔和巴比塔对摔跤有些许的兴趣,但她们的爸爸马哈维亚制定的魔鬼训练还是让他们叫苦不迭。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她们曾一度有口无心地应付父亲严格的训练。就在这时,一位好心的少女告诉这对懵懂的女孩她们父亲的用心良苦此次,这对姊妹俩更加一丝不苟的努力。

再看看她们的望女成凤的爸爸马哈维亚。这位可敬的父亲为女儿与自己的梦想付出的努力更是感人肺腑。女儿需要营养,他破戒为女儿买鸡肉。女儿需要训练场,他竟挖出自家的一块地,女儿需要运动服,他竟骑车到都市去买。看着已两鬓斑白的叔叔马哈维亚,在一旁的“我”也被叔叔和堂妹的精神感动,自己甘当这个团队的老黄牛——陪练。

在一家人多年的奋斗,女儿已经成为全国级摔跤高手,人选国家队。她们即将迎战国际大赛为国争光。但是这对姊妹又面邻一个巨大的挫折:国家队教练教导无方。教练不仅教不严,而且不会教。这段时间,尤其是吉塔,退步十分严重。就在这时,马哈维亚不顾教练的反对,暗地里继续教女儿摔跤。吉塔与巴比塔十分感动,鼓起十二分的毅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终于荣膺印度摔跤国际大赛中首枚金牌。

看完电影,也许是出自内心的震撼,我情不自禁地在房间内徘徊,沉思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永远离不开良师益友和自身的努力。马哈维亚对女儿无怨无悔的如山大爱,让我联想起我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孜孜不倦的老师。同时,电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我也非常钦佩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冰心老人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成功的花》,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不也“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吗?

俗话说“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这些志存高远的莘莘学子们只有像故事中的姊妹俩那一样无畏困境,正视困境,敢于走出困境的精神才能战胜挫折,才能有成学业,才能抬起头,做生活的勇者,强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为种种原因和生活所迫放弃了摔跤,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冠军!可是命运弄人,在接连生了四个女儿之后,他放弃了这个念头,把挂在墙上的金牌收了起来!镜头下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一个个的把自己多年的奖牌、奖杯和金牌收进箱子里的那一刻,透过屏幕,你能生生的感受到一个充满希望到满心失望的人把梦想封存的沮丧和对命运的无奈。

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让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发现了女儿身上的摔跤天份,再次激起了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对梦想的憧憬和希望!这一刻他明白了,实现梦想不一定非要儿子,女儿也可以!

首先,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这个没有性别歧视的观点我是很赞赏的,毕竟在印度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子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他不畏人言和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的女儿,呕心沥血的培育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自私的,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是不可取的!可是,我并不这么看待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一位不折不扣,有责任的好爸爸!并不是因为他的女儿最终拿到了世界金牌!而是,在培训女儿这一路来,他虽然要求严苛,但并未不近人情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因为在发现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前,他并没有对女儿有一丝摔跤的幻想和打算。而在发现了女儿有摔跤天份之后,也并没有一语专断,而是和老婆商量了之后才开始的,并说了给他一年的时间先试试!

兴趣、爱好、天份都一样,需要坚持,需要有人激励鞭策,孩子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因为再强大的兴趣,在繁琐的练习和无趣的重复过程中,都会有疲倦和索然无味的时段,作为孩子有时候很难认清和坚持,就需要大人们的引导和鞭策。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作为父亲,发现、发掘了孩子的天份,并用自己的方式让她们在天份的路上越走越好,这没什么错!

有一段,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在女儿吉塔进入国家队失意之后,即使那段时间他们父女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是在女儿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背起包袱,去女儿学校附件租房子住,并在每天早上5点~7点学校训练开始之前额外给女儿训练,但却被学校发现并要开除他两个女儿的时候,他双手合十,噙着泪水求学校不要开除他的女儿,这一刻,曾经骄傲和父亲,不曾落泪的父亲,第一次流出了无助的泪水!这一段几乎看得我泪崩。

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是个骄傲有尊严的人,他不畏世俗眼光,毅然培育自己的女儿摔跤,哪怕要花20卢比买人家售价100卢比的鸡的时候都是抬头挺胸铮铮有词,哪怕在第一次带女儿参加摔跤比赛,看客讥笑,赛场人员阻扰的时候,他都挺直了腰板,要和对方大打一场,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也是底气十足的离开赛场!而这时为了女儿,他无助的苦苦哀求,这一刻,他为的不仅仅是他的梦想,更是孩子们的梦想和前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