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导游词

时间:2025-10-16 20:05:21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1篇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1篇

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西景德镇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

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景德镇,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景德镇的概况: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2

古代的景德镇是“三面环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窑”。这两句话说出了景德镇之所以成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拥有发展瓷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山,储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烧瓷松柴;这水,在古代,不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产也须臾不可离。人们常说:“是土、水、火托起了这座城市”,这话是颇有道理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镇的土和水,参观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镇的水以昌江河为骨干,它发源于安徽省的祁门县,最后注入鄱阳湖。古代的景德镇紧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扩大了,昌江变成穿城而过。就交通运输而言,现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却是枢纽,这里的瓷器就是通过它先到鄱阳湖,再蓟长江,然后走向全国和世界。不仅如此,它有50多条大小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河网。古代的景德镇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为动力。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装水轮车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矿石,加工制瓷原料。可以想见,占代时每当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近一定是车轮旋转,水碓繁忙,响声隆隆,形成所谓“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

各位请注意,我们乘坐的汽车现在正开到了城区的南面,我们的右边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再往南大约两公里,就到了杨梅亭古瓷窑遗址,这是景德镇唐末至北宋时期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继续往南约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镇最古老的瓷矿石产地——三宝蓬矿。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区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宝矿至今仍在开采,仍有水碓在运转,加上著名的古瓷窑遗址,所有这些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而是一个曾经十分兴盛的古陶瓷生产区。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我们能参观到堪称“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好了,我们的车来到了水碓房旁,请各位下车进去参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瓷矿石的加工过程,从矿山开采来的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般大小,再放入水碓坑内,舂打击碎至粉状。然后让碓停止工作,将矿石粉从碓舂内掏至旁边水池中浸泡,并用木棍搅动。这样,颗粒较粗的矿石粉和杂质沉淀下来,工人再将上面的乳浊液引入邻近的另一个池中,并让其继续沉淀,过一段时闾后,水池上面的水变清了,沉在下面的就是泥料,泼去上面的清水,把泥料取出来晾到适当程度。工人便用铁丝弦的方弓把泥料切成砖头大小的泥块,这就是制瓷原料——白不(dun)子。请看,这边有码得很整齐的白不子,这个码法也是很讲究的,要使其通风,以便干燥得快一些,待干燥后即可提供给工厂使用。当然,这仅仅是经过了粗加工的原料,在用于制作瓷坯前,还要进行配料和精加工,这道工序是在瓷坯成型的作坊内完成的。

水碓是一种古老的粉碎工具,它以水为原动力。早在东汉时期的江南,就已普遍采用舂打谷类,除去谷子的皮壳。据此推断,水碓粉碎瓷矿石,可能在制瓷业初创时,就已开始使用了,水碓由水轮、碓体、碓坑三部分组成,碓体又包括碓杆、碓嘴等零部件。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驱动水轮旋转,通过板头拨碓杆上抬,板头脱开后碓杆自动下落,碓杆上的碓嘴就舂击碓坑中的瓷石,所以水碓是水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它设计巧妙、构造合理、使用方便。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水碓在粉碎瓷石过程中,碓坑中的瓷石颗粒,不需要人工帮助搅动,而能自动翻滚,不会出现部分瓷石舂细了,而另一部分又没有舂着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位游客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没有?

仔细观察一下碓坑的结构,就可明白这里面的道理。碓坑是方锥形的,上大下小,其三面是石块砌结,唯有靠里的一面是用厚实的木板砌结。由于木板有弹性,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振动,因而使碓坑内的瓷石自行翻动。碓嘴的运动轨迹是以 ……此处隐藏10341个字……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古窑瓷厂,象眼前这样的瓷厂,当今世界据我所知仅只一个。大家有谁知道它为什么叫“古窑”瓷厂吗?因为这个厂采用的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称之。

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进入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个部分组成,正间与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间为长方形内院。其中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席全在这里完成,着是辘轳车是制瓷坯的主要设备,廒间就是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经过精制的泥料,而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内院的中间有一个晒架塘,这是古老作坊内最重要的设备,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谁知道它的妙处在哪吗?它的妙处在于水池和晒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

过来看这位师傅,他正在辘轳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桴,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形就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再来看这里,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俗称“旋坯”或“利坯”当然古窑瓷厂的工艺流程还包括画瓷,上釉,入窑,看这些师傅就在这画瓷,大家看一下表画一个碗要多久,对,只要10秒钟的时间,碗坯上就布满了色彩丰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现在去看一下把瓷坯变为瓷器的窑房吧!用窑房烧制瓷器靠的是工人们的实践经念,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监,称之“把庄师傅”。说到把庄师傅就不能说到童宾了。他是万历年间著名的把庄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烧制特大号的青花龙缸,童宾和瓷工们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制都没有成功,眼看交货期逼近皇命难违,为了瓷工们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烧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毅然跳进了熊熊大火。

说来也奇怪这次真的成功了,人们说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人们封他为“风火仙”这是关于把庄师傅的传去故事——童宾跳窑。把庄师傅是柴窑烧制工艺的总负责人,烧制过程中的个种技术难题都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的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最为关键,烧制时间过头瓷器会烧黄甚至会出现倒窑的现象,火侯不到又会烧不熟,这时就完全靠把庄师傅的一双眼睛。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为你们导游。谢谢!!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9

景德镇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明清时期的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到20xx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景德镇市总人口为156.51万人。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诗人陈志岁《景德镇》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0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类对外开放城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景德镇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组成,也是国家重要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名城。

景德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年以来更是加速崛起,预计到20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越10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景德镇由于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对外影响大,“瓷都”两字成了景德镇的代名词。到20年,景德镇已经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不仅在江西省的此类记录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时也也成为了江西省此类考核的四连冠。

市树市花,1985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的市花。

古窑瓷厂为古陶瓷制作区,生动地再现了景德镇古代陶瓷制作工艺的全过程。这里有6 间古胚房,为珍贵的中国古代工业建筑实例。每组胚坊似封闭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栋四栋向院内敞开的建筑组成。胚房内,工人们以传统的手工制瓷工艺操作,妙手神工让游人惊叹不已。厂内还有一座古朴高大的名式镇窑。此窑以松柴为燃料。窑长18米,成直躺的鹅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约21米的薄壁烟烟囱。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弯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结果,可谓匠心独具,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1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您们的导游小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与安徽交界,东南西三面与上饶接壤。地势周高中低,形似盆状。境内有昌江和乐安河。总面积5200多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56万。 初听“景德镇市”,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一方面是“市”一方面又是“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景德镇市最初只是一个小镇,名为昌南,到了宋代瓷器烧造比较有名,赵恒景德元年用皇帝号易名为“景德镇”,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升格为省辖市,考虑到了瓷都名城的延续,所以就没有把镇字去掉。

景德镇名为瓷都,这里的瓷器当然是最有名的了。这里创造出了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着称于世,享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的美誉。

原来景德镇还留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窑里佬,名叫童宾,为了解救窑工,而以身祭瓷。便跳进了烧得通红的窑里。数日后开窑,瓷器果然都烧成了,件件洁白如玉,个个端端正正。为了纪念这位献身的烧窑师傅,陶工们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镇里的凤凰山上,为他建了一个庙,塑了雕像,奉为“风火仙师”。 景德镇景点众多,主要有陶瓷历史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等。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浮梁的古县衙。该县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的,县衙前有中门,一条长石砌成的路直通门内,院中石板铺路,旁植古柏数株。大堂为五开间,大堂后面各置园门,整个衙门的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庄严与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交辉,很有艺术性。

当然大家还可以在此品位油炸馄饨,饺子耙,凉拌冷粉,碱水耙等着名风味小吃。祝大家旅途愉快。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