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

时间:2025-09-13 18:06:19
【精选】训练计划模板7篇

【精选】训练计划模板7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训练计划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训练计划 篇1

一、 指导思想:

秉承上届鼓号队队员的优秀表现,继续发扬"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为自己,为班级,为学校争光,工作计划《鼓号队训练计划》。

二、 鼓号队指导教师及分工:

吴 燕 统顾全局

何兴文 负责新小鼓手

何 勃 负责新号手

三、 训练模式:

1、 以老师指导为主;

2、 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

3、 采取老队员带新队员,小组与全体相结合训练的模式;

4、 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家长支持,做好安全工作。

四、 训练时间:

每周一 三 五上午7:10至7:50;

五、 实施措施:

1、 与学校领导﹑各班班主任等有关员协调沟通,争取支持与帮助;

2、 从四年级里挑选一批新队员,实施"以老带新"的方法,争取扩大鼓号队伍;

训练计划 篇2

【摘要】 目的为进一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医学院导师制和作者近年来指导导师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的对策,并就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研究; 创新能力; 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比较注重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大学生则重视不够,对大学本专科阶段科研能力的发展与创造性发展的关系,理论探讨较少,实践中的探索也仅属于初步阶段,甚至不少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取消或半取消大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或答辩。我院较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我院导师制和笔者近年来指导导师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和体会,阐述当前我院大学生科研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1 我院大学生科研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由于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竞争异常激烈,学生们渴望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今后的毕业就业、工作或读研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我院自从实行导师制以来,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有数百人之多,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我院科研硬件条件和教师数量的限制,使众多学生不能加入导师组开展科学研究。

导师组学生的科研活动主流是好的,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的研究意识弱,过多地注重了知识的继承和储备,对研究能力并不重视,动机不正,愿望不大;学生的研究能力不强,主要是思维能力无培训,也无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懂得较少,没有此类的课程开设,也无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培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更多地注重追求专业知识的精深;学生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考级或社团活动,导师忙于教学或经常出差,故无暇顾及学生科研,以至有的学生从被录取进导师组至结束时都没有开展过科学研究。

2 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的对策

2.1 倡导大学生进行科研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2.1.1 配合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要求 现在我们常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果学生没有对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哪来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的教育也是创新教育。最近一次全国调查显示,青年学生的科学知识在增加,而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在退化,他们不愿从事艰苦工作和研究。很多学生表示,不管自己学何专业,今后如果有可能都要“谈股论金、西游取金”[1]。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态度、道德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1.2 树立高校品牌的要求 科研被看作是教师的事,学生科研对学校品牌的树立常常被忽略了。在高校生源国际化趋势初露端倪的今天,学生的水平,特别是科研水平也是衡量一个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如大学生“挑战杯”被看成是学生科研的实力赛,而获奖无疑对树立学校品牌有很大的影响。英国剑桥大学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是因为她培养出了一大批科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其科研实力雄厚,该校校长认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应该通过教学和科研来培养”[1]。当然,我并不是只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而是二者并重。我很赞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的观点。

2.1.3 就业要求 科研能力和水平与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个有科研能力的'人往往是一个会思考、善于思考、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而且具有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努力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科研成果更是就业中的重要法码。因为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的竞争。

2.2 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对其所从事领域的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前沿动态,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科研工作,教师需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就使得教师进一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从而为讲好自己的专业课打下更为深厚的基础。笔者除从事自己的课题研究外,还经常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包括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所以在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笔者还能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及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进展情况,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在实际研究中是如何运用知识的,开拓学生思维。学生不但能够学到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学到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3 素质教育促进科学研究素质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对科研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它对研究人员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适时补充高素质人力资源是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2]。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素质教育,从事或参与了科学研究,就相当于岗前培训,在步入科研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进入角色,加快科研进度,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的发展。素质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意志力增强,这样在科研中就会不畏困难,坚韧不拔,为科研成功奠定思想基础。素质教育使学生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为学生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些无疑将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2.4 结合专业课的学习进 ……此处隐藏5231个字……步,膝盖弯曲90度,保持1-2秒,回到起始姿势,换另一条腿重复。次数:6-8次/每条腿。

7、瑜伽球卷体

动作:以俯卧撑动作为起始姿势,将小腿置于瑜伽球上。弯曲背部,凭借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带动小腿将瑜伽球向前滚动。针对部位:肩膀、核心肌群。次数:10-12次。

8、瑜伽球臀部拉伸

动作:头部背靠地面,小腿置于瑜伽球上。双手打开撑地,保持平衡。抬起臀部,使肩、臀、膝盖成一条直线。弯曲膝盖,带动双脚将球滚动至接近臀部。次数:6-8次。

进阶动作:单腿进行练习。

9、哑铃肩部转体

动作:手握哑铃站立,哑铃贴在肩膀,手掌心相对。向左侧转体,同时向左上方45度伸直双臂,两手心向外,回到起始姿势,换另一侧重复。次数:6-8次。

10、屈体哑铃上提

动作:上半身屈体,手臂自然下垂,双手握哑铃,手心朝向大腿。双手向上提起哑铃至髋部,回到起始姿势。次数:10-12次。

训练计划 篇6

为巩固我校阳光大课间成果,展示我校“师生同行、阳光健体”大课间精神风貌,学校决定对原有阳光大课间内容进行改编,从本学期第六周开始改编训练,现将训练工作计划如下,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

一、训练内容

1、全校师生分别训练广播操“七彩阳光”和自编舞“茉莉花开”。

2、全校师生合练阳光大课间全部流程。

二、时间安排

1、师生分练:第六周至第八周。

2、全校师生合练:第九周。

三、训练安排

(1)、学生训练

1、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教授广播操“七彩阳光”。完成时间:第八周。(分管领导:易国辉;

责任教师:全体体育教师)。

2、音乐组教师利用社团、音乐课时间教授自编舞“茉莉花开”,完成时间:第八周。(分管领导:罗爱丽、朱玉洁;

责任教师:杨双、全体音乐教师)。

3、要求各班级每周五将本班级大课间训练成果用手机拍摄微视频(2分钟以内),上传到二小办公群或二小微生活,全校教师观摩点评。

(2)、教师训练

1、主授教师:广播操(文浪)、自编舞(杨双、陈莉)。

2、训练时间及参训教师安排

时间

地点

参训教师

备注

星期一下午第二节

内操场

学校行后人员、应参加该堂教研活动的教师

1、如果课程冲突,请自行调课参加;

2、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书面向校长请假;

3、每次训练实行签到制,严格考勤。

4、教导处负责制作考勤表,做好考勤记载。负责人:王申。

星期二下午第二节

内操场

学校行后人员、应参加该堂教研活动的教师

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内操场

应参加星期一教研活动的教师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内操场

学校行后人员、应参加星期二教研活动的教师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

内操场

应参加星期一教研活动的教师

星期四上午第三节

内操场

学校行后人员、应参加星期二教研活动的教师

星期五下午教师会

内操场

全体教师

3、教师训练期间,根据考勤情况,每参与一次训练,计代课一课时。请假则按照相关假别计算。

4、广播操教学视频已经上传到办公群,可以自行下载学习。

(3)、全校师生合练工作安排

1、时间:第九周每天大课间时段,要求全体师生准时参加(不得拖堂)。

2、班主任及本堂任课教师跟班管理,其余教师列队在本年级后方。

3、进出场、广播操管理矫正:体育组教师、跟班教师;

游戏环节、自编舞管理矫正:音乐组教师、跟班教师。

4、音响负责人:何平、曹安乐。

5、合练负责人、总指挥:刘中伟、祁红彦。

四、巩固提升和比赛安排

学校将在5月份举行师生大课间比赛(方案另行通知);

学校德育处、大队部制定大课间考核方案,加强值周组、大队部考核干部的培训,严格进行考核,将大课间活动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五、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全体教师服从工作大局,积极配合,认真训练。

2、各班加强宣传和管理,要求学生认真训练,力求动作规范。

3、教师按时参加训练,训练期间如因特殊情况不能训练,学校发布短信通知。

训练计划 篇7

一、训练目标:

使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篮球技战术水平。通过训练张扬运动队员个性,培养队员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力争比赛名次名列前茅。

二、队员和教练名单:

㈠教练员:煊

㈡队员:队长:蔡鑫

吴键吴双张海涛刘瑶张荣华

陈俊树钟楠刘朝毅龚利钦钟锴

三、训练时间:

9月25日~20xx年5月下旬

训练课时:

(1)每周星期一、二、四第三节课

(2)每周星期二、四早上7:00~7:40

四、训练地点:

本校篮球场

五、训练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篮球个人技术的提高阶段(9月中旬~1月上旬)

训练目标:队员能熟练地运球、传球、投篮。会行进间上篮、传球等技术。知道一些基本的比赛规则,能进行半场比赛。

训练内容: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等素质、篮球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篮球比赛规则。

训练方法:进行原地运球、传球、投篮练习;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练习、半场比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规则的教学。

第二阶段:篮球技术的全面提高阶段。(1月上旬~3月下旬)

训练目标:队员知道篮球的规则;有一定的篮球运动技术;懂得怎样去防守,能进行篮球的对抗比赛并有一定的技战术意识。

训练内容:原地运球、传球、投篮;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防守方法;篮球比赛规则和篮球技战术。

训练方法:进行原地运球、传球、投篮练习;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的趣味游戏练习、半场比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防守方法和篮球比赛规则以及篮球的技战术意识的教学。

第三阶段:赛前集训阶段(3月下旬~比赛)

训练目标:巩固提高各队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和对抗能力,使之调整到最佳技战术意识状态。

训练内容:篮球的各种基本技术;篮球比赛。

训练方法:各专项训练,使队员技战术水平全面提高,方法同第二阶段。

六、场地与器材:

场地:篮球场。

器材:篮球若干、标志杆若干。

制订者:煊

《【精选】训练计划模板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