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市场调研报告

瓷砖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十分的重要,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瓷砖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瓷砖市场调研报告1一、国内瓷砖市场现状
1、国内瓷砖市场竞争状况
由于国内房地产业近几年17173的空前发展,紧紧围绕着房产伴生的建筑墙、地瓷砖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市场上有近3000家本土企业生产的建筑墙、地瓷砖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竞争趋于白热化。
和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建筑瓷砖市场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极低,没有一个品牌的绝对市场份额超过5%,这和家电、汽车、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领导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建材行业整体营销水平偏低,企业普遍缺乏经济规模,缺少能引领左右市场的强势企业与领导品牌。也表明建筑陶瓷市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市场的变数还很大。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如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金舵、蒙娜丽莎等国产名牌产品。同时,部分意大利、西班牙进口瓷砖品牌,如:蜜蜂、蜘蛛、雅素丽、范思哲、埃米等,垂涎中国市场的巨大蛋糕,以三高(高品质、高品位、高价格)定位(尤其是处于顶级的范思哲),纷纷进入中国高端市场。国内瓷砖市场形成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市场格局。
一方面,意大利、西班牙进口瓷砖品牌,如:蜜蜂、蜘蛛、雅素丽、范思哲、埃米等占据高价位、高利润的高端市场,他们在努力坚守高端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开拓中端市场。
另一方面,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金舵、斯米克、蒙娜丽莎等等国产品牌,在国内中档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同时,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等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冲击高端市场,挑战进口洋品牌。
此外,还有近三千家的小企业,利用价格优势抢占低端市场。
因此,国内瓷砖市场的总体结构如下:
整个瓷砖市场高、中、低市场呈金字塔状,高档市场占整个市场的10%左右(附注:上海、广州、北京可达到20%)。这个市场将随着业主品位的不断提升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逐渐加大。
从20xx、20xx、20xx这三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仿古砖市场热火朝天,瓷片市场欣欣向荣,抛光砖市场占有半壁江山,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在中国卫浴市场,美标、科马、toto、科勒、乐家等洋品牌已经在国内卫浴市场站稳了脚根,他们在中国卫浴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及市场份额尚已经可以与中国国产卫浴品牌相比拼甚至超过后者与美标、科勒等卫浴洋品牌相比,意大利、西班牙等进口洋品牌瓷砖在中国建筑瓷砖市场,无论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市场份额,以及销售渠道都远远不如东鹏、诺贝尔、马可波罗、金舵、蒙娜丽莎等中国国产品牌。
另外,根据从今年10月6日结束的意大利博罗尼亚陶瓷展传来的消息,众多的国外瓷砖品牌有意进入中国的高端市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建筑瓷砖高端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2、国内瓷砖消费特征
建筑瓷砖是紧紧围绕着房产的伴生耐用消费品,因此在消费的时候就呈现出非常典型的不动性消费特征,也就是说,一般人的建筑瓷砖消费一旦形成购买并铺贴好,那么不到万不得已,是通常不会轻易更换的。甚至直到这个房屋易主才会重新装修。如:转手销售、搬迁、儿女婚嫁重新装修等等。它又是一种爆发式、集中式的消费。“爆发式”消费是指没需求的时候,不怎么关注,对价格的敏感度很低有需求的时候则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对价格的敏感度在短期内会很高,并且消费的时候是集中式的,通常是在短短几天内购齐。
据调查,在建筑瓷砖消费中,价格、花色是产品本身对消费者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购买磁砖时,价格往往成为第一敏感因素,消费者一般会采取“量入为出”的消费态度在同类价格前提下,花色选购成为第一敏感因素同时,在价格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消费者愿意为自己中意的花色而承受部分购买成本的增加。
其他影响因素有:在产生购买需求后,消费者会主动接触相关信息,周围人群的口碑介绍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消费行为谨慎且受设计、施工等中间环节的影响;当消费者带着自己头脑中的瓷砖信息来到建材市场后,经过比较,进入“临界购买”状态,终端产品展示及销售人员的专业推介,往往能起到“临门一脚”的作用。
而中高档瓷砖购买和竞争过程中则有六个胜败攸关的因素:经销商、服务、花色、价格、终端展示、品牌印迹;品牌印迹的构建来源于持续的沟通、传播与销售、服务、创新;终端展示主要体现在三点:终端环境、产品组合、专业介绍与推荐。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消费者普遍偏重于无缝拼贴,并注重铺贴的整体效果。如果房间的面积较大,大尺寸的瓷砖能够营造豪华大气的氛围。
3、国内瓷砖销售渠道分析
流通与渠道模式错综复杂,建材批发市场、建材商城、品牌专卖店、超级终端、房地产公司、工程与装饰公司直供、建材超市等共生。比如拿北京来说,大型专业超市卖场有百安居、家世界、东方家园等大型专卖店或店中店的店面租赁形式如居然之家、蓝景丽家等还有街边小店的形式如四惠建筑陶瓷市场、和平里建筑陶瓷一条街等等。三种渠道终端形式同时共存。
虽然国内建筑瓷砖流通与渠道模式看似比较复杂,但整个建筑瓷砖行业,尤其是中、高挡品牌企业的渠道模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华东企业为主的分公司模式,如诺贝尔、冠军、亚细亚、斯米克等。另一种是以广东企业为主的区域代理模式,如东鹏、马可波罗、金舵、鹰牌、冠珠等。无论是分公司模式还是区域代理模式,终端都是以品牌专卖店或店中店的形式体现。
二、进口品牌的优劣分析
进口品牌的最大优势是瓷砖产品的设计及工艺处理,每款产品几乎都出自名牌设计师之手。这些由设计师亲自设计的瓷砖,以奢华典雅的面貌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时,带来的是国外的顶尖瓷砖风尚。以意大利为例。意大利的瓷砖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意大利家居中,瓷砖的运用已超越了其传统的保护作用,更多地着重于装璜的功效。意大利的瓷砖设计师以艺术的眼光来打造生活家居中的瓷砖,并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制作美轮美奂的瓷砖精品,使意大利瓷砖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品位家居的首选建材。
作为意大利知名瓷砖生产集团emil有着40多年瓷砖生产历史,它以独有的技术令emil产品具有超长的寿命、优雅的图案设计和高雅的品位。
emil瓷砖以经典欧洲风格为主,其中厨房砖追求自然,极尽地阐述着享受娴静的大自然田园生活的欧洲千年文化,表达出简朴年代的温馨,唤起人们对户外生活的联想。emil瓷砖既保留了陶的质朴厚重,又不乏瓷的细腻润泽,它以厚重的历史感赢得尊敬,是古典艺术的现代演绎。而花砖在大面积单色砖中的点缀,创造出更为古朴典雅的视觉效果。
又如“蜘蛛”。“蜘蛛”在较现代的设计理念中融入了流行的水晶和手绘风格,水晶 ……此处隐藏4615个字……携手中国建陶标杆品牌东鹏瓷砖,首次进驻中国,在古城西安盛大开业。今年意大利兰博基尼瓷砖中国区招商启动仪式在中国陶瓷城隆重举行,佛山玛缇陶瓷有限公司将EDIMAX、Roberto Cavalli、Vallelungacer、Colli、14oraitaliana等意大利高端品牌瓷砖产品共同组成的精品奢华馆以及费罗娜水泥砖意大利进口瓷砖吉哲(Giuseppe Zunino)品牌的发布等。
国外瓷砖品牌不断进驻中国市场,对中国陶瓷砖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中国陶瓷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近几年,中国的陶瓷国际展览会一直在努力打造"东方博洛尼亚"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让更多的国际瓷砖品牌在中国的陶瓷展会上展示他们的新产品,这样才能引起全球陶瓷行业对中国陶瓷国际展览会的关注瓷砖市场调研报告篇 3开瓷砖店的流程之开店规模及选址按照自己具体的需求,做成展示厅的模样,一定要有档次和文化品位。
位置很重要,最好要在家装城的首尾部,一般来说,人们的购物习惯是先到先买和比对后买,前一种会买位于前段的商铺,后一种往往对比结束后在最后一家买,即使前面有便宜的店面,也懒得往回走了。因为现代人很讲究生活品味,所以选址和选品牌同样重要。
开瓷砖店的流程之店面装修装修费用问题,这个没有固定的数,如果是代理品牌,代理品牌店内装修,厂家都会有规范。假设你的店200平米,代理一个很不错的品牌,投入资金保守估计需要几十万不等。新客户,假如店面不错的话,厂家一般有优惠政策的。如果是分销,装修干净整洁就行。
瓷砖市场调研报告320xx年,世界瓷砖的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去年水平,与20xx年相比,总产量减少0.1%,消费量则增加了0.8%。进出口贸易规模仅比20xx年上升1%,延续了近年来世界瓷砖进出口规模发展减缓的趋势。
世界瓷砖生产状况
亚洲产量首次下降,欧美乘势发展
20xx年世界瓷砖总产量为123.55亿平方米。除了亚洲地区,全球各地产量基本保持平稳,有些地区甚至有所上扬。
亚洲虽然占有世界瓷砖总产量的69.8%,但是年产量多年来首次下降(从20xx年的87.03亿平方米下降为20xx年的86.27亿平方米,下降幅度约为0.9%)。亚洲地区中,产量下降明显的国家有伊朗、印尼和中国,只有越南和印度的产量有所上升。
欧洲产量约为17.9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4.5%。其中,欧盟国家比20xx年上升了2.2%(12.18亿平方米),非欧盟国家瓷砖产量与20xx年相差不大(5.72亿平方米,上升约0.4%)。
美洲产量达15.2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12.3%。其中,中美洲和南美洲产量约为11.93亿平方米,基本保持20xx年的水平。北美洲受益于复苏的美国和墨西哥经济,瓷砖产量增长令人瞩目(+6.2%),达到了3.27亿平方米。
非洲产量从20xx年的4.01亿平方米上升为4.13亿平方米(+3%)。
世界瓷砖消费状况
欧盟市场恢复元气,北美瓷砖消费增长显著
世界20xx年瓷砖总消费量为121.75亿平方米,比20xx年略有上升(+0.8%)。
亚洲20xx年消费量达到81.66亿平方米,比20xx年增加0.6%,相当于世界总消费量的67.1%。20xx年的消费增量主要有赖于沙特阿拉伯和越南对瓷砖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亚洲其他地区消费量趋稳甚至略有下降。
欧盟国家近年经济有所复苏,复苏的迹象同样体现在瓷砖的消费量上,20xx年消费量回到了9.1亿平方米(+5%),波兰、英国、西班牙、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消费需求都有较大的上升。与此相对的是,非欧盟国家的消费量从20xx年的5.45亿平方米下降为20xx年的5.32亿平方米(—2%),其中消费量下降最大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消费水平与20xx年相差不大(12.79亿平方米,—0.5%),尽管阿根廷、智利和哥伦比亚的20xx年瓷砖消费增长显著,然而仍旧无法抵消巴西和委内瑞拉瓷砖消费市场的迅速萎缩。而北美洲20xx年瓷砖消费增长十分显著,从20xx年的4.62亿平方米增长为5.05亿平方米(+9.3%),墨西哥和美国成为这波增长的重要推力。
非洲的瓷砖消费量从20xx年的7.51亿平方米下降到20xx年的7.31亿平方米(—2.7%)。进入20xx年来,发展中的非洲对瓷砖的需求量年年攀升,20xx年是首次较为明显的下降,主因是尼日利亚和利比亚瓷砖需求的急剧下降。
世界瓷砖出口状况
规模持续放缓,亚洲出口略有回温
20xx年瓷砖出口量从20xx年的26.95亿平方米上升为27。35亿平方米(+1.5%)。继20xx年以来,出口规模持续放缓。在20xx年以前,世界瓷砖的.出口量曾见证了连续4年的大幅上升。
欧盟瓷砖出口量增加最大,从20xx年的8.19亿平方米上升为20xx年的8。56亿平方米(+4.5%),占世界瓷砖总出口量的31。3%,其中西班牙的瓷砖出口量显著提升。
亚洲出口量略有回温,20xx年出口量为15.14亿平方米(+1.3%),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5.4%。
世界其他地区的瓷砖出口量与20xx年水平相差不大:中美洲和南美洲从20xx年的1。2亿平方米上升到20xx年的1。26亿平方米;北美洲依然保持0.65亿平方米的出口量;非欧盟国家的出口量从1.5亿平方米下降到20xx年的1.39亿平方米;非洲地区出口量则从0.45亿平方米下降到20xx年的0.35以平方米。
世界生产、消费、出口瓷砖的主要国家
中国瓷砖发展趋势放缓,出口寒冬继续
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瓷砖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xx年以来,发展放缓的趋势显著。由于中国方面多方给出的数据差异很大,中国的瓷砖产业和市场规模难以准确量化,协会估计中国20xx年的瓷砖产量约为59。7亿平方米(相比20xx年降低0.5%,相当于48.3%的世界瓷砖产量)。另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有约1400家规模陶企、约3500条生产线,瓷砖产能可达100亿平方米。中国国内瓷砖消费量估计约48.85亿平方米,相当于40。1%的世界消费量。
20xx年,中国瓷砖出口遭遇寒冬,下滑显著(—3.3%)。到20xx年,出口规模继续缩小,从20xx年的11。1亿平方米下降到10。89亿平方米(—1.9%),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9.8%。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瓷砖最大的出口目的国(6.4亿平方米,+0.9%),其次为南韩(5.4亿平方米,—20.3%)、菲律宾(5.3亿平方米,+12%)、尼日利亚、美国和泰国。
从中国瓷砖的出口地区分析,亚洲依然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55.5%)、其次为非洲(21.6%)、北美洲(8.5%)和南美洲(8.4%)。出口欧洲的中国瓷砖大大减少,欧盟国家下降为2亿平方米(—15.7%),非欧盟国家更是大大下降到1。1亿平方米(—49.5%)。







文档为doc格式